“石榴花开,美丽阿坝”——流动博物馆“重走红军长征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文化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11-05 作者:李倩倩 南英 审核:李锦 王瑞昌 梁万永 尕玛措 廖宗旭来源:

    2024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我校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四川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与四川博物院、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石榴花开,美丽阿坝”——流动博物馆“重走红军长征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文化活动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若尔盖县与松潘县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指导,红原县民宗局、若尔盖县民宗局、松潘县民宗局承办,获得了当地县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大力支持。


图1:服务队一行在若尔盖县求吉乡求吉中心校合影


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自1935年红军经四寨(红原)进驻阿坝,在阿坝州停留零六个月,沿途留下了大量承载红色记忆的史料、遗址与遗迹。本次活动是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民宗部门围绕长征文化宣介进行密切联动的一次重要尝试,活动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与长征文化宣介、传播相结合,通过实物展览、文物进校园、寺院与敬老院等方式服务地方,以“透物见人、见历史”的方式共抒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项目启动于2010年始,2023年与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本次活动联动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四川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相关教学与研究项目,践行四川大学铸牢基地与阿坝州民宗委的文化共建协议,共同促成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项目的第135次展教活动。红原县、若尔盖县与松潘县成为该项目所走过的第48、49、50个县,意义非凡。

  

图2:服务队谭博文在向红原县玛萨寺的僧侣讲解流动展览中的革命文物;图3:服务队王颖在松潘县进文小学的博物馆专题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四川博物院馆藏的革命文物——红军使用过的皮带。

 

本次活动历时四天,线路经成都至红原县、若尔盖、松潘沿线开展展教服务。相较于流动博物馆以往服务的形式,本次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民宗部门多家单位的协同参与;其二,是活动在服务地方之余,更致力通过学术研究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利用、传承与惠泽地方可持续发展模式。

活动行前,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委会秘书长,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王瑞昌会同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李锦教授、阿坝州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梁万永、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倩倩、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志工部部长廖宗旭、四川博物院公共服务部流动博物馆组组长卢蓉蓉进行了活动主题设计、任务分工与行程规划。组建了包括王瑞昌、占伟、王颖、谭博文、蒋鹏、南英、李倩倩、李佳宁、邸馨可九人构成的川博-川大联合服务队。阿坝州民族宗教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涵;红原县副县长华尔丹、红原县民宗局局长特金、副局长尕玛措、中共红原县委员会党校副校长磋忠;若尔盖县副县长赵伟、若尔盖县民宗局杨路;松潘县民宗局副局长泽旺、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园主任旦真觉、松潘县民宗局朱林俊等陪同参与了活动。

活动中,团队始终遵循“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初心,甄选若干件馆藏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相关红色革命文物、纸质文物,联系地方历史与观众情况向当地群众进行生动地展示。服务点位即涵盖了红原县藏文中学、若尔盖求吉乡中心校(斯诺希望小学)与松潘县进安小学,使博物馆主题教育课程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埋下种子,竭力发掘博物馆中蕴含的科学知识,通过博物馆主题课程与特色教具互动使未成年人领略历史的魅力、长征精神的内涵。服务队同时带去了300册由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和书声科技捐赠给三县学生的优秀的儿童绘本;团队也通过在红原县玛萨寺、松潘县敬老院现场举办包含文物、图文展板与讲解的流动展览,以宣介长征文化。活动期间,全体成员依次考察了红原县亚克夏山无名红军烈士墓、红原县烈士陵园、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红军过草地纪念碑、若尔盖县阿西镇牙弄村周恩来故居、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纪念馆等红军长征相关的重要遗址与见证物,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深对红军长征精神的体悟。

本次活动是开展博物馆实践与红色文化展示传承关系研究的良好契机,

依托四川博物院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就馆对流动博物馆之于四川地区基层少年儿童教育影响相关问题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我校李倩倩副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十期)研究项目“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南英副研究员《长征文化促进川西多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等项目,展、教、研、地方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链条通过“走向田野”“走进现场”实现了闭环,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与交流发展。

“石榴花开,美丽阿坝”——流动博物馆“重走红军长征路”系列文化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总结。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参与者见证了国家一级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民宗部门的紧密合作为地方教育、文化建设、民生服务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力。走向地方,依托长征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在提升博物馆展览与公众教育活动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利用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高校学术研究力量的介入,有助于全方位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实现发掘与传承。多方机构的协调参与能够有效地赋能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4:服务队一行在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调研;图5:服务队一行在瓦切红军长征遗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