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式暨留坝褒斜道学术讨论会在留坝举行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25-01-17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25年1月12日至14日,为充分挖掘蜀道历史文化资源,加强蜀道文化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蜀道沿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式暨留坝褒斜道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栈道之乡”陕西省留坝县顺利召开。本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指导,陕西省留坝县人民政府、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主办,四川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共留坝县委宣传部、留坝县文化和旅游局、巴蜀书社等单位承办。

2023年10月以来,由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川、陕、甘、渝等地学者共同参与编纂的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文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已经编纂出版《蜀道山水关隘文献集成》《蜀道游记文献集成》《蜀道方志集成·米仓道卷》《蜀道方志集成·金牛道卷》《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蜀道文献萃编》《蜀道栈道图集》《广元古旧地图集》《成都古旧地图集》等十种二百八十余册基础上,又于2025年1月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了《蜀道方志集成·祁山道卷》《蜀道方志集成·陈仓道卷》《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蜀道方志集成·傥骆道卷》《蜀道方志集成·子午道卷》《蜀道方志集成·河南道卷》《蜀道方志集成·岷山道卷》等七种,共二百余册,蜀道文献整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式和图书捐赠仪式在秦岭腹地褒斜道核心城市留坝县隆重举行。

2025年1月巴蜀书社新出版的七条蜀道方志集成立体效果图

 


《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揭幕仪式


在本次学术讨论会上,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陇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等来自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专家、学者三十余人聚焦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蜀道文化宣传普及与文旅融合、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利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成果丰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勇先、王小红、罗凯、董嘉瑜等四位老师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活动。


学术讨论会现场

 

一、《蜀道方志集成》在方志编辑出版史上具有创新性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认为,《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丛书出版,以古代著名交通线褒斜道为主题,蒐集沿线古旧地方志于一炉,在方志编辑出版史上具有创新性。该丛书的编辑出版,从学术上说,有利于未来褒斜道研究的深入、拓展。例如,有可能把其他文献与方志中的某些西周传说结合起来,大大延长褒斜道的开通历史;有可能拓宽沿线各地交通以外的历史文化课题研究。从现实意义来说,则有利于未来褒斜道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例如,留坝县内的江口、马道等地尚有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方志赋能蜀道遗产保护传承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建新以《方志赋能蜀道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路径》为题作了精彩发言。他说,方志为蜀道遗产保护传承提供重要资料,可厘清蜀道方志核心价值,挖掘蜀道自然与文化遗产;构建蜀道方志数据库与蜀道数字平台,整合资源;推动跨学科合作,构建蜀道学术体系;清查评估蜀道资源,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开展蜀道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升公众认知;优化蜀道旅游线路产品,增强文旅吸引力;总结融合经验,推动蜀道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文化多元共生与可持续传承。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蜀道研究会副会长王小红具体就清代王士禛蜀道行纪文献价值作了深入探讨。他通过聚焦清初诗人王士禛于康熙年间两次宦蜀撰写的《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陇蜀余闻》《蜀道集》《雍益集》等蜀道行纪文献,并与蜀道考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王士禛关于蜀道陕南段的描述,是较早记载清康熙三年陕西巡抚贾汉复将连云栈道由木栈改为碥道,从形制上改善道路安全性情况的文献;而自沔县(今陕西勉县)至宁羌(今陕西宁强)的蜀道数十次涉水而过,与五丁峡的险峻及沿途河流窄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蜀道研究中,文献考证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三、“天下栈道,留坝为要”,留坝栈道文化活化利用条件得天独厚

留坝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显赫,境内有褒斜道、连云道、陈仓道、文川道等4条古栈道,遗迹200多处,是沟通秦蜀间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是我国栈道分布最密集、栈道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县,素有“秦汉咽喉”“栈道之乡”的美誉,在交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留坝县坚持以旅彰文、以文塑旅,积极探索栈道遗迹保护、活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先后建成中国栈道水世界4A级旅游景区、留坝厅老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绿道、栈道渔村、赋题烟雨民宿等栈道文化体验产品,历经八年调研编撰的《留坝文史丛书》出版发行,褒斜道故事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栈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法得到国家文旅部、文物局的肯定,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故在本次学术讨论会上,有关留坝历史地理与栈道文化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

陕西省汉中市档案馆原馆长孙启祥汇报了《连云栈道的开辟及名称溯源》,他认为,明清时期自今陕西宝鸡西南越大散关、凤岭、柴关岭,于褒谷南口出山的连云栈道,其名称在北宋时即已出现,其道路前身是唐玄宗奔蜀时经过、晚唐文宗时开辟为驿路的唐宋褒斜道,而非一些学者认为的所谓北魏开辟的“回车道”。北魏《石门铭》“自回车已南开创旧路”《周书•崔猷传》宇文泰“开梁汉旧路”,皆指修葺汉晋褒斜道,并非开辟一条新道。“回车道”之名系《资治通鉴》之讹误,乃子虚乌有之路。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董嘉喻博士以《从栈道到政区:清代留坝厅的设立为题对留坝厅设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讲述,他说,从清代留坝厅的设立,可以栈道与政区设置间之间的关系。留坝于明洪武三年设立巡检司,洪武三十一年设立栈道递运所,成为连云栈道的21所之一。入清后,先是乾隆十五年因供应差务,道路绵长,将汉中府通判移驻于此。二十九年,随着汉中府通判取得刑名钱粮完整职权,作为政区的留坝厅开始设立。至三十九年,改通判为同知,留坝在区域治理中的重要性和自主性不断凸显。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副院长熊梅则对蜀道资源活化利用作了分享,她说,留坝位于秦岭腹地,处于褒斜道的心脏地带,境内的蜀道遗址以栈道为主,数量多、类型丰富、保存相对完好,在活化利用栈道文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可以以栈道为牵引,科学合理整合蜀道上的褒河风光和沿线重要的人文资源,如张良庙等,形成独一无二的栈道品牌。同时,通过创办《栈道研究》《栈道诗文》等科研与科普刊物,开通云上“栈道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编排大众参与的“栈道印象”“诗画栈道”等歌舞演绎,开发“烽火栈道”“栈道风云”等网络游戏,持续加强对栈道文化的研究、阐释和普及,形成立体式宣传推广,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安康学院二级教授赵临龙则以《以蜀道保护利用创建汉中市留坝县5A旅游景区》为题作了发言,他在分析留坝县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针对留坝县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留坝县5A旅游景区创建,蜀道“汉文化”旅游品牌标识打造、张良历史人物受诸葛亮文化影响、秦岭蜀道未进入《蜀道世界遗产备选名单》等。提出相应策略建议:一是以连云栈道连接性创建汉中市蜀道5A景区,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为内涵,打造“留坝蜀道,开启汉朝”文化品牌标识;二是以古树名木打造留坝银杏之乡,形成南有翠云廊,北有银杏树;三是实践“两山理论”示范典型城市,建设山水之城,将县城北栈河北岸装上灯笼呈现灯火通明的景象,创造夜间经济氛围;四是以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留坝县城到主要景区,以及汉中站、凤县实现直通车,形成旅游双向互动共赢的局面;五是构建蜀道联盟协调机构,进行“中国蜀道”整体申遗,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相对应,构建中国古代水道、山道交通的特色优势。六是以旅游强国策略,努力将旅游打造支柱产业,创建留坝旅游名县。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会长、四川省蜀道研究会副会长李勇先教授以《乱花渐欲迷人眼:多省协作蜀道研究与蜀道文化宣传普及渐入佳境》为题,从蜀道研究成果厚积薄发、蜀道研究平台高起点建立、蜀道文化宣传普及出现新模式等三个方面对目前蜀道研究和蜀道文化宣传普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在蜀道文化宣传普及创新方面让人耳目一新。如2025年1月1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歌舞剧院出品并演出的舞蹈诗剧《蜀道》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舞蹈诗剧把叙述的起点回溯到源头——“五丁开道”。“五丁”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时代特色的设计,嵌入一个个人物群像,牵引观众进入舞台上的诗意蜀道。“五丁开道”为序,“润川化蜀”“剑阁峥嵘”“翠云穹廊”“市井烟火”“古今之道”等篇章依次展现,通过舞蹈语言展现了蜀道上的千里画卷与千年历史。又如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用游戏和纪录片形式再现蜀道三国历史,该纪录片题材——以三国“汉中之战”为背景,但镜头对准的不是老黄忠阵斩夏侯渊这样的传奇故事,而是尽可能还原蜀地百姓在战争过程中如何手推肩扛,把海量辎重通过蜀道运到汉中,支持刘备作战。由于历史文献相关史料记载甚少,为了拟推出这个运输过程场景,编导组研究了很多金牛蜀道相关内容,比如秦汉时期金牛道路线是怎样走的;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察看蜀道地形地貌;这样的地形地貌以三国时期生产力背景下可能是怎么通过的……这样一点点从历史中旁征博引,拟推出汉中之战时在蜀道上粮食运输的场景,最终形成一份四万字的报告,并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加以呈现,故《人民日报》客户端以“探寻蜀道运粮传奇,这款国产游戏居然补全了历史细节”为题作了高度肯定。李勇先教授还对今后蜀道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其他蜀道研究专家、学者如高天佑、蒲向明、韩健畅李钊、柴秦滇杨虎祺董全杨逸丰左汤泉等对蜀道褒斜道线路走向、价值与留坝文旅提升陇蜀道所具有的古老性迴远性网道性文化复合性等特点蜀道概念的应用与褒斜道正确读音、秦治蜀期间的交通建设与蜀地物资外运、陈仓道线路走向与栈道沿线古村落保护、留坝县栈道遗址实地调查、蜀道研究成果转化与普及、从游戏策划与纪录片拍摄角度探讨蜀道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汉中第四次文物普查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学术汇报。

在学术讨论会上,会议主办方互赠了《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留坝文史丛书》,为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留坝栈道文化研究实践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并签订了《栈道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继续加强双方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褒斜栈道历史地理及其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留坝县文化与旅游局签订《栈道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留坝县栈道文化研究实践基地揭牌


在学术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对留坝境内江口镇猴子岭栈道遗址、倒角栈道遗址、江西营栈道遗址关驿镇孔雀台栈道遗址、阎王碥栈道遗址、武关河栈道遗址、武休关遗址马道金洞子栈道遗址、萧何追韩信处遗址、樊河铁索桥遗址青桥驿镇栈道及古桥遗址等重要栈道遗址遗迹进行考察,并参观了中国第一座蜀道主题博物馆留坝栈道博物馆。


学术讨论会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