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
发布日期:2011-10-21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1年10月20日上午9点30分,由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政治变迁与区域社会: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博物院正式开幕。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到四十多家国内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文化传媒单位和十余家海外文化单位的知名学者,以及新闻出版界的朋友。此次参会代表有70多人,提交论文55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领域,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观点前沿,为本次研讨会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开幕式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主持,出席的领导嘉宾有四川大学社科处常务副处长高伟教授,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卢越,《中国史学前沿》主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原祖杰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德英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鲍成志。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茅海建教授,中山大学邱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森时彦教授,四川大学的何一民教授、杨天宏教授、陈廷湘教授、刘世龙教授、王东杰教授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高伟教授首先为本次学术研讨会致辞。他指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就两千年来之大变局,对20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史学界在进一步厘清史实的基础上,应该更全面的探讨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从而更为深入地评估其历史影响。高伟教授还指出,对辛亥革命这样的大事件来说,仅仅是全国性的大叙事是不够的,必须把视角延伸到地方乃至基层层面,才能更加细腻、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多方面的意义。此外,高伟教授还介绍了四川大学历史系在研究辛亥革命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回顾了四川大学与四川博物院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开幕式第二项议程为主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茅海建教授主持。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郑小威女士,以及台湾铭传大学陈祥云副教授依次作了题为《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与辛亥革命——以四川保路运动为例》、“Configuring a New State: Views of Officials and Assemblymen at the 1909 Sichuan Provincial Assembly Meeting”及《辛亥革命与四川社会:以资州为中心的观察》的主题发言。其报告分别以“四川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晚清政府”以及“辛亥革命与四川社会”为主题,以简洁精练的语言阐述了四川在辛亥革命期间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变化,拉开了本次研讨会的序幕。
主题报告结束后,代表们合影留念并参观了四川博物院。至此,“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多区域、多视角、交互启发式的讨论模式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与会学者为期两天的深入探讨也必将促成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