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四川大学张勋燎教授讲座记略

发布日期:2012-05-21 作者:管理员来源:

 

518日、20日下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和成都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冯汉骥考古及文博系列学术讲座”正式开讲,四川大学张勋燎教授在研究生院1-104作了题为“成都新出汉碑与文翁石室学堂”的学术报告。历史文化学院、成都博物院研究人员等单位近百名师生出席了报告会。
IMG_1943.jpg
201011月,四川成都天府广场东御街口出土了两块汉代石碑,碑主分别是东汉蜀郡太守李君和裴君,前者800多字,后者1400多字,出土地点特殊,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我国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张勋燎教授综合考察了石碑碑文、形制,根据《后汉纪》、《后汉书》李贤注和明代四川地方志等文献对《后汉书》中关于李膺的记载作了补正,提出天府广场所出两块汉碑,是时人为纪念李君、裴君两位前任蜀郡太守振兴学校教育而刻立的德政碑,石碑的位置应该在汉代文翁石室学堂的周公礼殿,其中李碑碑主应是东汉晚期名吏李膺。在通理了历史上所有关于文翁石室学堂的记载之后,他指出,两宋时期文翁学堂曾经历大规模的扩建,以北宋庆历和崇宁时期最为显著,学堂边界向城西移动。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蒙军攻蜀,焚荡成都,学堂遭到彻底毁灭。元代有私人性质的重建,到明代由于修蜀王府,学堂搬迁到原址的西南一里处即今文庙前街。因此今天成都石室中学(四中)并非汉文翁石室学堂的故地。石碑出土时保存状况完好,碑文铭刻字口清晰,两碑竖放在汉代地层之下的生土沙石层,因此两碑的埋藏应在汉代立碑之后不久,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可能是受到党锢之祸的影响。在讲座最后张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研究出土铭刻材料的步骤和思路。他希望年轻人做学问要多读书、多思考,而不要单纯依靠电脑检索;研究时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要人云亦云。
据悉,张勋燎教授关于天府广场东御街口新出汉碑的研究论文长达7万字,将以《成都东御街西口出土汉碑为汉代文翁石室学堂遗存考》为题发表在即将出版的《南方民族考古》第八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