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回归考据学——21世纪西夏文献研究的新动向
发布日期:2012-11-22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2年11月21日下午3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聂鸿音教授在文科楼5楼藏学所会议室以“回归考据学——21世纪西夏文献研究的新动向”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粟品孝教授主持了讲座。韦兵副教授、张长虹副教授、李晓宇、黄博、姜莉、何凯等老师出席了讲座。
聂鸿音教授作为西夏文献研究领域的专家,他首先对我院史坛名宿吴天墀先生所著的《西夏史稿》在学界中的重要地位给予充分肯定。聂教授指出西夏文是西夏仿照汉字所创,但又有意识地与汉字相区别,这也是党项人突出自身文化特征的一种表现;且党项人已尝试用西夏文翻译佛经及儒家典籍。并向在座师生展示了西夏文献样品,介绍了西夏文献解读方法——四行对译法。
报告中,聂教授追溯了西夏文献研究的学术历程:近代西夏文献研究应始于《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的重现;20世纪初期,以科兹洛夫为首的沙俄考察队发现黑水城遗址,并获取了大量珍贵的西夏文、汉文文献,此类文献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西夏文献研究所;此后日、英、法等国均对西夏文献有所研读;张澍、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王静如、陈寅恪等学人则为国内此领域之先驱;前面提及的吴天墀所著之《西夏史稿》则为正统的史学理路。
谈到回归考据学,聂教授认为其动向主要体现在目前从事西夏文献研究的青年学者之中。此种西夏文献研究回归考古学的新动向主要体现在:对西夏文佛经残片的鉴定(如孙伯君的《德藏吐鲁番所出西夏文<郁伽长者问经>残片考》、潢川慎太郎的《俄罗斯所藏西夏语译“般若心经注”之研究》),对一种西夏文佛经的“辑佚”(如林京津的《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以及对某一种西夏文佛经的详尽注释(孙昌盛的《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研究》、潢川慎太郎的《西夏文<金刚经>之研究》)。他还介绍了已刊布的西夏文献,其中《英藏黑水城文献》漏、误甚多,可为后来学人留下广阔的研究空间。
最后,聂教授对我院的藏学研究寄予厚望,他提出今后西夏文献研究的突破点应在于藏学领域,希望藏学研究者能更好地将二者结合。
报告结束后,我院师生就藏传佛教与西夏之关系、西夏文于辽、金、宋等政权中之遗存情况等问题向聂教授请教,聂教授均一一作答。他还应师生要求现场书写了西夏文,并对西夏文的造字规则(主要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增加、改变笔画)加以解读,令在座师生对西夏文有了较为具体的形象认识。随后,粟品孝教授代表学院向聂教授表示感谢并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