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纪念讲座:“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

发布日期:2014-03-18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4年3月17日晚7点,应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邀请,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教授偕夫人金安平(Annping Chin)、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鄢秀,以“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为题,在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进行了一场学术座谈。霍巍院长主持了座谈会,全校师生和部分校外人士约500人出席。
史景迁教授1936年生于英国,1965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追寻现代中国》、《康熙与曹寅》、《王氏之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等。
郑培凯教授首先介绍了史景迁先生的三部作品(《康熙与曹寅》、《胡若望的疑问》、《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中译本的出版情况,随后以访谈方式向史景迁提出两个问题:《康熙与曹寅》和《胡若望的疑问》是两部怎样的著作?其写作初衷何在?
 
img_7717_副本.jpg
 
史景迁先生答道,他早年原本研习西方历史,赴美后对中国历史产生兴趣,遂转向中国史研究,重要关注明朝的覆亡与清代前期的统治者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认为,清朝皇帝会呈现一些复杂层面,在历史书写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注意。比如,要考察影响力很大的康熙,就须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包括:他与其包衣也是心腹曹寅的关系如何?他对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私密性文件的保存、应用,与曹寅的一生际遇呈现了怎样的互动?都是一些极为重要的层面。又如历史形象似乎不太正面的雍正,其个人遭遇与性格关系是怎样的?每一件具体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
其次,历史叙述中不止是皇帝,其他一些“个人”亦须得到“相应”的呈现,比如传教士、随传教士赴欧的中国人。史景迁教授讨论了胡若望的例子:胡本是广州的一个普通守门人,由于机缘巧合,随传教士傅圣泽前往法国。他的一连串“怪异”的遭际展示了两种不同文化突然相遇后所带来的冲击,促使史家思考:一个普通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是如何认知的?为何他始终无法融入欧洲社会?“疯狂”与“文明”在胡个人身上有何具体呈现?再如利玛窦:他对中西文化的具体理解又是怎样的?史景迁教授根据这些具体的事例指出:思考历史中那些可以相互“对照”的不同脉络,对文化理解有着积极意义。
 
img_7733_副本.jpg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金安平女士曾用英文写过一部《孔子》,身为华人(她是金毓黻先生的孙女),对此问题别有体会。她以自己的经历提出,历史书写、叙述是探讨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如何使西方人理解中国历史及史学的方式。
郑培凯教授认为,应正视作者个人因素在历史书写中的位置,史家必须具备填补史料间空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史家对所述历史所在的文化环境的理解程度,“历史感知”极为重要。他还特别提出了史家写作风格的问题,指出要注意一位史家每部作品的风格与其全部作品的整体风格。
鄢秀女士又对史景迁先生著作的翻译与校对工作进行了说明。
最后,霍巍院长代表学院向四位学者表示感谢,并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