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初心,携手同行
发布日期:2020-05-07 作者:管理员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就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此背景下,四川大学和成都市携手,以川大百年名馆为核心,打造展教研一体的综合博物馆群,塑造世界文化名城的新地标。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讲话精神,为紧锣密鼓的博物馆建设借智增力,加深工作人员对中华文化和古蜀文明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运营管理和专业工作水平,促进馆际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经验共享,博物馆党支部与工会小组联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到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
2019年是三星堆遗址发现9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发现,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多家兄弟单位隆重推出了“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特展。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 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在月亮湾燕家院子旁开启了西南地区首次科学发掘,从此川大博物馆与三星堆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此次特展的承办单位之一,本馆早年收藏的一批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和研究档案也在此次特展上首次亮相,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4月16日晨,全体老师乘车抵达位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由“西城墙遗迹”、“燕家院子·月亮湾”、“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工作站”三大展区和三星堆博物馆组成。三星堆博物馆董静副馆长带着一大沓精心准备的遗址资料,引导大家首先来到祭祀坑考古工作站。该区域正是1986年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神树和象牙等大量珍贵文物而震惊世界的发掘现场。近期这里又有了“新”的大发现,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做发掘前的准备工作。老师们在考古人员的指点下,了解了1986年以及最近发现祭祀坑的经过,根据不同土质土色辨认着祭祀坑所在的位置,期待不久的将来,在更多新技术的帮助下, “新发现”能为大家进一步揭开三星堆及古蜀文明的重重谜团。
三星堆董静馆长向大家介绍1986年以及最近发现祭祀坑的经过
城墙的发现是确认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古蜀文明进入“古城”、“古国”阶段的重要证据。随后在月亮湾城墙遗址陈列馆,这里完整展示着古代人工夯筑城墙的断面。土质土色区分出不同的地层,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陶器残片等遗物,人工夯筑留下的夯窝痕迹也清晰可见。地层的叠压关系展示出平行夯筑和斜坡堆积等筑城技艺,墙外还有宽阔的城壕。董馆长还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目前使用的地层拓片和环境监测等相关新技术。
参观月亮湾城墙遗址陈列馆
月亮湾旁边便是燕家院子,1929年燕家父子正是在这里淘挖车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大批玉石器,引发世人对四川古代地方文化研究的热潮,进而才有1934年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如今,燕家人居住的农家小院和门前的水沟依稀保留着原来的面貌,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考古发掘时葛维汉老馆长和燕家父子合影的情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畏艰险,将四川地方文化的历史渊源梳理清楚,任重而道远,我辈必将继续努力。 参观完燕家院子后,我们回到三星堆博物馆,大家首先造访了改造升级后刚刚开放的青铜展馆。此次改造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运用数字化新技术深入揭示和展现了出土文物的文化内涵,如青关山宫殿以及二号祭祀坑器物分类堆放的动态复原、青铜大立人像的服饰与动作意涵、金杖纹样“鸟・箭・鱼”的来源意象等,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模拟再现,极大地拓展了观众获取信息的深度,令大家深受启发。 最后大家来到了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九十周年的特展厅。展览开篇,便是从我馆借调过来的一批月亮湾玉石器和1949年之前对这批器物的研究档案和期刊资料。本次特展是这批珍贵资料首次完整出展,开幕那天曾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川大博物馆旧馆升级建设期间处于闭馆状态,见到本馆文物在兄弟展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倍感亲切和自豪。在展览中,大家认真学习了从三星堆文化发现以来,成都平原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以及古蜀文明传承创新工程的实施,真切地感受到构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离不开文博队伍的倾力奉献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为自己是这项伟大事业的一份子而倍感光荣和使
参观结束后,全体老师在特展厅前合影留念,并就此次活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党员同志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文博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自觉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向先进人物看齐,以先进事迹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宝贵品格和崇高精神,工作中应当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积极发挥好党员同志在发展文博教育事业和新馆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以扎实的行动来践行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