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纪念讲座”第一讲从东南到西南:一段人类学史的回顾

发布日期:2020-10-20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20年是李安宅先生诞辰120周年。四川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于10月17日举办了“李安宅纪念讲座”第一讲,邀请北京大学人类学学科负责人王铭铭教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综合楼教室主讲,题目为“从东南到西南:一段人类学旅程的回顾”。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王铭铭表明,李安宅先生实地研究涵盖中国汉人、少数民族(藏族和回族)及域外(北美祖尼人)诸社会,著述丰厚,同时,他也翻译了一系列人类学、社会学经典之作。李安宅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和燕京学派,都做出过重大贡献。李安宅先生在创建华西边疆学术之际,一面致力于用社会学改良沉浸于历史源流传播幻象中的“民族学”,一面应对着当时社会学界轻视“民族区”研究的习惯,他通过“双重位育(适应)”,树立了自己的学术风格。

李安宅(1900-1985)感谢孟运女士提供照片

“纪念讲座是一种现代祭祀仪式”。在讲座中,为向先驱供上“祭品”,王铭铭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东南到西南的人类学旅程。

      1989年,王铭铭在伦敦东方非洲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在家乡泉州开始田野工作,包括泉州鲤城区和晋江塘东村、安溪美法村,后来又从福建拓展到台湾石碇乡。这些田野地点均在“闽南语言-文化区”,属于人类学的中国东南学术区。该区有漫长的学术史,学者们关注的独特问题包括(1)经典传统与“民间宗教”之关系;(2)内与外之相对性与关系(如海外交通关系)。在其实地研究中,王铭铭结合历史与民族志方法,反思西方僵化的“民间宗教”概念和现代性议题,致力于超越“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观。通过对城市的研究,王铭铭界定了时间线条的结构属性,重视返回治乱史观重新理解历史,通过乡村研究,他则探讨了国族主义的“地方效应”及民间互助、社会本体论、教化与教育、“灵验的遗产”的当下价值等论题。

      从1995年起,为工作之便,王铭铭的研究有过 “区域过渡”,曾关注华北农村社区的秩序与变迁、文化接触、“水利社会”等研究领域。1999年,在费孝通先生“魁阁时代”作品及“多元一体格局”论述的启迪下,他的研究,出现了区域转向。他指导博士生在云南对费孝通先生的禄村、许烺光先生的大理喜洲和田汝康先生的芒市那目寨进行了再研究。受费孝通先生有关藏彝走廊的叙述的影响,王铭铭教授对西南的民族与民族关系格局产生浓厚兴趣。2003年起,带学生对此进行了区位研究,具体课题涉及物质文化、土司人生史、民主改革口述史、仪式、民族关系等领域。除了《中间圈》等个人著述外,还编有《文化复合性》论文集。

      王铭铭以其学术历程为脉络,梳理了人类学东南区与西南区的既有成果与学术区域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进而指出,“在中国的人类学”(他曾撰文指出,这有别于“汉学人类学”及“中国人类学”),可以基于其所在文明的历史经验(不同于民族国家社会的“多元一体格局”),汇合民族学与汉学的成就,发展出新的具有“世界性”的人类学类型。

      王铭铭教授说:“李安宅先生早在1929年便已写就的《<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一书再版后,让我感到惭愧。假如历史可以重写,那么,我愿回头从西南返回东南,重做这样一件事:用李先生的观点,将我在东南区的研究,重新界定为对‘礼’的考察。”他意识到“不到华西,不知道做学问太早”。

      李安宅先生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关于祖尼人的一些观察与探讨》和《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表明中国人类学有能力鉴别既存(西学)观点的真伪,对民族志理论提出己见,同时,有能力不以己见为特殊,展望更广阔的文明视野。在研究各民族传统时,李安宅提醒我们要把风俗、民情、仪式、宗教看成是一个物质、制度、“态度”的综合系统。王铭铭表明,这个观点对于过度追求变革的社会,意义依旧重要,不会过时。

      讲座主持人、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星星研究员认为,王铭铭教授在先贤面前呈现自己的著述与成绩,告慰先贤,是真正古礼意义上的献祭;讲座中所涉及的每一个议题,都值得在座学子细细品味。随后,王铭铭教授回应在座师生所提的问题。讲座持续三个小时。受疫情影响,李安宅纪念讲座第一讲仅采用校内开放的方式举行。来自各学院的师生近80人参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