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艾娣:李自标(1760-1828)在甘肃和拿坡里——一个世界微观小史
发布日期:2015-04-13 作者:管理员来源:
4月10日下午3:00望江文科楼五楼藏研所会议室,沈艾娣教授以“李自标(1760-1828)在甘肃和拿坡里——一个世界微观小史”为题,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与四川大学的师生分享,并与川大师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德英教授、王东杰教授、刘耀春教授、范瑛副教授教授、查晓英副教授、徐法言博士、王果博士等青年教师,携众多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参与本次座谈。
沈艾娣教授主要从两方面解读了李自标成为马嘎尔尼使华团翻译人员的背景。家庭背景上,李氏家族明末从宁夏搬入凉州,在康熙年间全家信奉天主教。少年时期的李自标和其他出显贵家庭的子女一起被送往拿坡里学习拉丁语、哲学、神学,以求成为神父回来传教,这是其成为马嘎尔尼使团翻译人员的前提。沈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关于李自标留在拿坡里的中文、拉丁文等的资料,以及李自标所待的中国人修道院情况,同时还讲解了李自标如何成为马嘎尔尼使团的翻译人员而跟随回国的过程。
沈艾娣教授报告后,在场的师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大家频频向沈教授请教,特别是李自标如何应对教会文化与回国后中国社会的精英文化间的冲突,拿坡里的中国人修道院运营状况,李自标回国后如何与教会取得联系和他的工作情况等问题受到很大关注。除李自标案例的研究外,在历史研究的方法路径上、资料的获取与保存等问题上,大家也与沈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座谈会给予在场师生启发良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