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进校园演讲会•四川大学站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15-04-30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5年4月29日晚,由中国文物报社、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进校园•四川大学站”在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举行。
本站讲座的主讲人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研究员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教授担任讲座的主持人。参加讲座的还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四川大学师生等300余人。
 
IMG_0609_副本.jpg
 
晚上6:30分,讲座准时开始。在霍巍教授致以风趣幽默的欢迎辞之后,首先登场的闵锐研究员为听众带来了他主持发掘的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的工作情况。他从1964年发现的震惊考古学界的木椁铜棺谈起,对历年来围绕这一墓地进行的清理、保护及学术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2014年度大波那墓地发掘的工作方法和主要收获。发掘中使用了体质人类学、植物考古学、古环境研究等科技手段,以期从考古遗存中提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三维建模、WIFI遥控拍照、考古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新技术手段的采用也为发掘和整理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闵锐先生认为,大波那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洱海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的空白。这一批遗存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分布地域,因此可以命名为大波那文化,并和文献中所记载的“昆明”相对应。
 
IMG_0581_副本.jpg
 
随后,周必素研究员为大家讲述了贵州新浦播洲杨氏土司墓地的考古发现及重要意义。她梳理了土司制度研究以及考古发现的情况,开宗明义地推出土司考古的提法。对土司的研究常年以来是在宋元明考古的框架之下进行的,但近年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新浦杨氏墓地的发现为从考古学角度并辅以历史文献深入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契机。之后,她用精美的图片展示杨氏了土司墓的发现概况,包括杨价墓的墓园和垣墙的发现,出土的黄金冠饰和银制发簪等精美随葬品。最后她还介绍了与社科院合作进行的实验室考古的进展情况。
在提问和点评环节中,在场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纷纷向两位主讲人抛出了具有深度的问题。曾担任杨价墓发掘顾问的白彬教授指出,尽管杨价墓的随葬品极其精美,可谓让人眼光缭乱,但作为考古工作者还是应当在田野上对木椁的营建方式、墓坑的开挖顺序等基本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赵德云副教授则与闵锐研究员探讨了大波那文化和周边遗存的关系问题。主持人霍巍教授在结束致辞中对这两项发现做了整体评述,生动地将其总结为“三好”:运气好——如此重量级的考古发现是可遇不可求的;工作好——发掘工作全面、到位、扎实;人好——发掘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了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重视宣传合作的姿态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十大考古发现的认知度。
活动行将结束之际,作为川大考古专业1987级毕业生的周必素女士幽默地与听众分享起了自己在考古系度过的青葱岁月。在轻松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十大考古发现进校园演讲会•四川大学站”就此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