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武:考古学追寻早期中国

发布日期:2015-06-15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5613,《中国文物报》总编曹兵武先生到访我院,并在霍巍院长和李映福副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博物馆。
730,曹兵武先生在文科楼五楼藏学研究所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考古学追寻早期中国”的讲座。讲座由霍巍院长主持,李映福副院长等多位老师携众多本科生、研究生参加。
 
QQ图片20150615084823_副本.jpg
 
讲座伊始,曹兵武先生以“为什么要追寻早期中国”为引,向听众阐述了追寻早期中国的重要性。指出不同的学科在追寻人类历史与记忆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考古学追寻人类早期社会的方法不仅在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地层学与类型学,还在于借鉴新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他强调考古学是透物见人的学科,对考古学文化的定义应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即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紧接着曹兵武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追寻早期国家方面所作的努力,即“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随后,曹先生以“什么是中国?”的问题为开端向听众介绍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尚中”思想,从最早的何尊铭文记载的中国,到之后形成的统一国家,都体现着这一思想。关于大一统中华的思想,曹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司马迁的“万世一系—中原中心说”、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说、费孝通先生之“多元一体”说以及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理论。
 
QQ图片20150615085049_副本.jpg
 
曹先生指出,中国自身的地理特征决定了环境分界,所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石器工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种农业形态。由此,文化的基础已经形成,并形成了区域性的文化传统。对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相应的生活状况,曹先生是这样总结的:裴李岗文化及其以前,是村居生活的开端,生活方式基本确立,如农业的产生,聚落的出现等;中期为仰韶时期,这一时期村庄生活兴盛,各区域文化蓬勃发展,并产生交流;晚期或铜石并用时代为龙山时代,这一时期在前两期的基础之上各方面大大发展,并孕育着文明。曹先生认为,新文化的形成是对各种文化因素的重组,二里头文化就是典型,它是在龙山文化的基础上重组各种文化之后形成的,并且具有无比的文化和人群优势,此时国家内核已经确立。同时,曹先生也重视周王朝分封制度的影响,他认为这是对文化的复制、增生和巩固,并且其形成的官员、军队、器用和典章制度一起构成了文化的统一战线。早期中国落地生根、成长繁荣、扩张、碰撞、调整重组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我们借鉴各学科的优秀理论和拥有全面的科学视角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最后,曹先生放眼当前,以“世界中的中国”为主题结束了本次讲座。
讲座后,霍巍院长指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宏观与细微的结合,在注重一个个分散的考古遗存、遗迹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宏观理论的学习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