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徐君教授参加“藏边社会研究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01-12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51023-25 我所徐君教授、玉珠措姆副教授受邀参加由重庆大学人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第六届“藏边社会研究学术研讨会”。

“藏边社会”是自2012年始由中国藏学与人类学界共同推出的学术概念,致力于打破学界传统的西北/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区位分隔,并对传统藏学中安多、卫藏、康藏,以及相关的“藏彝走廊”等区域或跨区域概念进行观照、整合或互补;是中国藏学与人类学学界在国际学术视野之下,对长期受西方学术引导的“汉藏边缘研究”(Sino-Tibetan Frontier Studies)或“喜马拉雅研究”(Himalaya Studies)的一种回应,体现了中国藏学与人类学界的学术主体性意识以及文化自觉性。围绕“藏边社会研究”(“人类学视野下的藏族及其周边民族研究”)学术研讨会已先后在北京、重庆、西宁和昆明等地成功举办了五届。此次是第六届。徐君教授和玉珠措姆副教授不仅提交论文并发言,且分别主持和评议了部分会议和论文。

2015.10.24(第六届藏边会合影留念)_副本.jpg

 

徐君教授的《寻找诺亚方舟:藏区生态环保问题——长江第一峡谷---烟瘴挂调查记》论文和发言,回应了西方对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措施之一——生态移民的质疑,反驳了西方流行的藏区移民是为了加强控制的观点;同时也通过深入的调查,用烟瘴挂(主要调查点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的实际案例,破除了一度被广泛推崇的“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万能论”的“迷信”。指出即使被认为是 “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流域最后一片‘净土’”、“长江最后自然峡谷”的——烟瘴挂,从50年前的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到今天被标注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级典范,是依靠来自政府、地方精英、非政府组织、各界社会人士等众多力量的多方介入、引导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藏传佛教信仰发挥宗教动员和规范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球化、现代化大的浪潮之下,以及局部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驱动下,再加上青藏高原生态本身的脆弱性。决定了即使有各种力量参与和共同努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也是不容乐观的。其极脆弱性的特点,决定了即使是外界很小一点负作用力,甚或是被广泛推崇的所谓生态旅游,也是该区域所不能承受之重,都有可能导致该区域陷入环境崩溃的境地,从而沦为全球环境渐趋毁坏的另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