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明教授:路在何方?乡土中国百年进程的历史反思

发布日期:2016-04-14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6年4月9日晚,来自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王先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路在何方?乡土中国百年进程的历史反思”的主题报告。王教授通过梳理20世纪初以来一百年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城乡发展历程,提出了他的忧虑与反思:乡土中国究竟路在何方?整个讲座视野宏观、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一开始,王教授便从猴年春节前后发生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切入,畅谈近年春节期间诸多“返乡”网文的核心概念都可归纳为两个字——“乡愁”。这些事件与话题皆代表了中国在城市化高速进程中所产生的城乡差距,已逐渐成为一种“城乡撕裂”,这一切“既是现实之因,也是历史之果”。故王教授引导大家反观这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以回应这些思考与争论。在讲座中,他将这一百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1901-1927年、1928-1949年;1950-1978年、1979年至今),依次展开讲述。

王先明教授讲座新闻稿(李改)1272.png

王教授认为,传统中国的基本国策便是“以农立国”,但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不论是朝廷、制度层面,还是普罗大众中间,都开始逐渐产生“重商”的意识与行为,这是一种根本性的时代转变。从统计数据来看,1912-1936年的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相对高速的增长时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仍是决策者的主导方向。其间或有曲折反复,但新中国在其最初30年里,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独立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后30年,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仍是工业化进程的接续发展。因此,百年内的中国经历了“重农抑商”到“重商轻农”再到“重工轻农”的转变,大的趋势始终如此。

在梳理出以上历史进程以后,王教授的讲述重心转向“农民”。他认为这百年间是一个中国农民逐渐走向失落的历史进程。通过结合数个史例与民国时期调查统计,民国时期中国乡村自耕农仍占很大比例,但生活水平下滑严重。新中国建立以后户籍制度等现实因素使得农民成为地位最低的一个阶层,且这种“不公平”在农村代际相传,当下的农村青年面临更大的前进困境。

农村“文化失范”也是王教授关注的重点。“出则为士,退则为绅”的传统中国,城乡是一体化的,但20世纪以来城乡之间逐渐失衡。从教育来看,民国以来乡村精英开始单向流出,繁体字的“嚮”从此再也无“郎”。

王先明教授讲座新闻稿(李改)1280.png

最后,王教授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我们何以如此?”通过探讨当下农村的“空心化”与农民工问题,对比日本农村,王先明教授认为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为百年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农”的巨大牺牲在某种程度上换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向前迈进的每一步。

    因此,他的提出的结语是:

    农业,失重不可失衡;

    农民,失落不可失位;

    农村,失范不可失序。

是为王教授对当下中国乡村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殷切的期盼。

讲座结束以后。王教授分别回答了同学关于家国天下、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整个讲座通过枚举史实,结合现实调查、数据材料,过往与当下相互关联,实例与思考相互启发,饱含了对乡土中国的忧患意识与诚挚情感,引起在座师生的广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