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与共和国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第二分会场新闻稿
发布日期:2016-04-14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6年4月9日下午14时,“口述史与共和国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第二分会场讨论在我校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518室正式开始。本次分会场讨论由张佩国教授担任引言人,并规定了本次讨论中发言以15分钟为限,并留出一定的自由交流时间。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会议进入具体讨论环节。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胡英泽教授就“田野访谈中的问题意识与社会实践”的主题进行分享,胡教授提出要重视口述资料的搜集,并指出口述史料的“抢救性”与“迫切性”,随后,胡教授就访谈中的时代隔膜、以及访谈前的知识储备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要避免自说自话,要重视民间实践。并以土地改革与外来户为例进行说明,指出不仅要重视物质的不平等现象,更要看到观念的不平等。
上海大学张江华教授就自己在广西壮族地区田野调查的经验进行交流,指出我们要注意文本的局限性,并回到历史现场,随后以在广西发现的一块石碑背后的故事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指出要注意“意识形态遮蔽的问题”,注意文本背后的监视者,并分享了对广西一位历史学教授遗留下来的著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经验。最后,张教授指出,人类学方法不局限于访谈,更重要的是观察。
西南民族大学汤芸副教授就“口述史中的‘人’与‘物’”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指出口述史不是目的,更多是一种反思的方法,并以“民主改革口述史”为例强调“经历”(experience)和心境的重要性,随后又就口述史这一概念,以及体验者的记忆机制、视角、心态等进行探讨。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王春英教授则以“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案例教学-----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例”为题,结合在灾后对汶川、北川访谈的150余个干部的讲述,指出我们要敬畏生命,三分救灾、七分防灾。并应当增强危机意识。结合地震后社区安置的例子,对灾后重建的问题、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辛旭老师,就“生命经验与历史研究”的主题进行专题报告,辛老师结合自己以及川大学生口述团队对Sarah Harrison 以及 Alan Macfarlane 的口述访谈的例子,指出要重视用音频、照片,将口述访谈全面的展现出来,同时指出这类访谈可以对研究中西史学发展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反思。随后,辛老师提出自己的展望,希望在将来能够进行“西方儿童史”的口述计划。
随后,进入自由讨论时间,与会学者和在场同学纷纷就刚刚各位学者的发言进行热烈的探讨与提问。最后,会议总结人左玉河教授就本次分论坛的情况做了扼要的总结,并就每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掌声中,本次分论坛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