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

发布日期:2016-09-28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6年9月29日,四川大学将举行隆重的建校120周年庆典活动。四川大学从1896年创办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四川中西学堂,到如今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在这120年时间里,创造了无数辉煌历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一览》(1936)

近年来,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共同主编《蜀藏》系列丛书(共23类,800册),其中编纂有《巴蜀珍稀教育文献汇刊》,对历史时期有关巴蜀珍稀教育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尤其重视对四川大学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相关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从中不难发现,从四川大学前身尊经书院开始,到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四川大学,一百多年来,四川大学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数学家柯召等学术大师,培养了廖平、罗纶、吴之英、骆成骧、蒲殿俊、吴玉章、吴虞、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而四川大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在那个时代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大礼堂

四川大学有前身是1875年张之洞创办的尊经书院,它与锦江书院一起成为当时四川省官办最高学府,成为全川“学霸”的聚集地和培养巴蜀才俊的摇篮。1894年,清光绪皇帝分别为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御赐匾额风同齐鲁”、“大雅修明”。作四川最高教育长官、时任四川学政张之洞矫正巴蜀地区不良学风,通经学古课蜀士”,专门制订了十八条章程《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为书院学生“提示治学门径”,还专门编撰了《輏轩语》《书目答问》《輏轩语》是张之洞为学生所写的训诫之言主要是他的治学经验和心得。《书目答问》是一部供初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迅速找到应读书目”的目录著作,至今仍是国学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书谭宗浚继任四川学政后,从全省学校和书院上千篇有关经、史、词章方面作品中遴选优秀论文,编成《蜀秀集》,其中尊经书院诸生就达32人,占到一半以上。此后为鼓励生学习,尊经书院山长王闿运、任肇龄以及刘佛卿先后编选、刊刻尊经书院学生优秀论文《尊经书院初集》、《尊经书院二集》、《尊经书院课艺三集》。其中王闿运还撰有《四川尊经书院举贡题名碑》2013年4月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区)出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高赓恩任四川学政后,蜀学编命题命肄业诸生搜集巴蜀先哲言行,考订学术高赓恩因方守道、童煦章所辑本加以厘正,汇为一编,与伍肇龄共同参订刊行,编成《蜀学编》,第一次对蜀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还在尊经书院创建“蜀学会”,发行成都第一《蜀学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成为四川维新派的重要舆论宣传喉舌。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道路

1902年,在全国废书院、兴学堂的风气影响下,四川总督奉旨宣布将锦江、尊经书院与1896年成立的四川中西学堂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稍后改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从而揭开了四川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新的一页,其中四川按察使刘德芳清康熙四十三年在文翁石室旧址上创办的锦江书院距合并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有关锦江书院的历史文献有清人李承熙编、谭体迨续编《锦江书院纪略》,是一部稀见的四川书院志。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

1916年,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与1905年成立的四川师范学堂合并,成立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为全国六大国立高师之一。后来以此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在这一时期,相关历史文献主要有《国立成都大学一览》、《国立成都大学五周年纪念特刊》、《国立成都大学组织大纲》、《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概览》等。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数理馆

1927年,四川公立国学、法政、外国语、工业、农业专门学校组合成立公立四川大学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由教育部定名为国立四川大学。为当时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1939年,因日军轰炸成都,国立四川大学从皇城坝迁到峨眉山办学。1943年,黄季陆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学校从峨眉山搬迁回望江楼旁的新校址在这一时期,有关国立四川大学的历史文献众多,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于国立四川大学规章制度如学则、章程方面的历史文献:如《国立四川大学学则》、《国立四川大学暂行学则、试验规程、训育规则合编》、《国立四川大学二十五年度招考新生、转学生简章》、《国立四川大学入学须知》、《国立四川大学学生须知》。第二类是关于国立四川大学概况介绍的历史文献,如《国立四川大学一览》、《国立四川大学简况》等。第三类是关于国立四川大学教务处、院系相关教学工作、校址搬迁等事务方面的历史文献,如《国立四川大学教务统计一览》、《四川省政府办理川大迁移校地委员会一年来会务进行状况及工作报告书》、《国立四川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国立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研究处报告书》、《国立四川大学训导概况》、《国立四川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气象测候所十周年纪念特刊》、《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营养专报》等。第四类是关于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方面的历史文献,如《方文培教授任教国立四川大学十周年纪念册》、《川大十六年》、《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等。以《国立四川大学一览》一书为例,该书卷首为插图,以下分为《本大学沿革》、《本大学大事记》、《规章》、《课程》、《概况》、《图表》等六个部分,卷首插图主要是四川大学各院系、图书馆、礼堂建筑以及实验室、军训等照片,其中四川大学校徽是一幅彩色图案,非常引人注目。而照片上的图书馆是鸿隽校长上任后聘请国内顶级建筑设计师基泰工程司杨廷宝亲自设计。当时图书馆二楼悬挂有十万卷楼匾额,据1943年统计,图书馆藏书已相当丰富,其中珍藏包括宋、元刻本及唐代敦煌经卷《大般若波密多经卷》以来的各种稿本和抄本该馆镇馆之宝是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董邦达等工笔画《四川省通省山川形势图》(即《四川全图》)。该图册原来存放于清宫廷内,八国联军侵入北平后,便散落民间,民国年间就已归国立四川大图书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国立四川大学一览》其余部分则概述了国立四川大学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学校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实验室、图书馆、附属中小学等内容,书末图表反映了国立四川大学各学院、各院系学生人数、学生籍贯、男女学生比例,以及历年来毕业学生人数、学生成绩、教员学历及籍贯、大学职员数量等情况,这对研究国立四川大学办学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省内许多藏书家如蒋德森、吴永胜、郭云龙等还珍藏有民国时期《国立四川大学鸟瞰图》、师生手稿题记、《国立成都大学校报》等,也是研究四川大学历史的重要文献。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图书馆

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又与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而成的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而历史上的华西协和大学校史也有相关历史文献,如《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一览》、《华西协和大学西北考察团报告》、《张岳军先生在华西协合金陵齐鲁金陵女大四大学联合毕业典礼演词》等,成为研究原华西协合大学珍贵史料。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校徽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国立四川大学一宿舍

当我们重温这些与四川大学校史有关的历史文献,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它是四川大学12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成为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每一位川大师生和校友的心中。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杨廷宝故居

从《蜀秀集》到《国立四川大学十六周年校庆纪念特刊》:镌刻在四川大学历史丰碑上的永恒记忆(定稿) Microsoft Wo

成都新修马路街道地图(局部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