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教授讲座:环境民族学视域下的中日环境史问题
发布日期:2017-03-21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7年3月14日晚7点半起,日本冲绳大学人文部刘刚教授应邀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环境民族学视域下的中日环境史问题”的讲演。讲座由我院王东杰教授主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彭文斌教授、我院刘世龙教授、徐君教授等和院内外研究生及本科生数十名出席。
刘刚教授的学术讲演涉及当今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课题、发展与保护的两难问题,分为两部分。刘教授在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日本与中国的环境史研究进程。他认为环境史研究在日本乃是日本小进化研究的一个发展,源于20世纪60年代公害史研究,以冲绳大学教授宇井纯(前东京教育大学)对水的研究为肇始,由公害史扩展为与森林史、稻作史、文明的环境史等相关领域;可以说日本环境史研究是在反公害的现实需求和比较文明史研究的交互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
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则可上溯到1973年出版的竺可桢《物候学》一书,还有海外柯炳棣有关黄土高原的研究,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年来的事情。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古生物学、气象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分别从本学科的角度关注并研究历史上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历史气候、历史动植物演变、古代水系变迁、灾害与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
刘刚教授将中国环境史的特点总结为“老”、“短”、“新”、“浅”,认为中国环境史的前期、预备阶段主要是以地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环境”一词其实尚是从属于地理学的二级概念,而环境学则与生态学密切相关,关注环境内部的循环,而不仅仅像地理学那样,局限于研究环境表层的分类和描述。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是后发性的,其发展衍变过程也反映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紧跟党中央政策和精神的特点。刘刚教授认为今后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环境史的发展趋势和前瞻,应是独立的精神和前瞻性、预前性、未来性。
在讲演的第二部分,刘刚教授着重探讨的是来自西双版纳环境变迁的一个实例----“竜林:版纳傣族的生命环——西双版纳保护和开发的窘迫及其天然性的丧失”。刘刚教授回忆自己20世纪80年代初在云南做调查时,就开始反思中国的开发问题,认为中国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世界性两难问题。中国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并非只是现代化的问题,因为中国在前近代时期就曾有过漫长而规模的开发,产生过很多环境问题。西双版纳的森林环境在前此半个世纪多的变迁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人工性和天然性”的拮抗过程,不过是上述背景在所谓现代化过程中的缩影。在西双版纳的研究个案中,竜林是版纳村落必有的村落林,是家神、寨神居住的地方,传统上具有与天地沟通的功能,是傣族人们心灵世界的平台与归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量种植橡胶、山地民族人口增加,人-地压力增大。各种类型的开荒采伐使得西双版纳的人地关系恶化,加上当地旅游开发、现代化城市建设等,对西双版纳的竜林等天然性雨林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西双版纳开发的问题导致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植被)的存续,不仅仅是森林覆盖率的增减,而是要保持其天然性,还是使其被人工性所替代的问题。从对西双版纳竜林的个案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环境史的一个缩影。西双版纳研究留给21世纪的意义是开发对于环境常常具有不可逆的毁灭性影响的过程,如何使得开发与保护得以两立,从而避免“版纳悖论”,使发展变得可持续,仍是21世纪中国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刘刚教授讲演后,与徐君教授和彭文斌教授就环境史研究的切入角度、由生态人类学向环境人类学的转换、以及环境民族学的蕴涵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对话;回答了同学们关于是否可用现今的“环境意识”、“生态观”等概念给古人古事贴标签等提问,还简介了日本保护原始森林(特别是屋久岛植被保护)且开展森林旅游的事例等,同学们感到获益良多。
最后,王东杰教授代表在场师生对刘刚教授致谢,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