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讯:高星 揭开百万年尘封的历史——旧石器考古的学术热点与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7-05-05 作者:管理员来源:
4月27日15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先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川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揭开百万年尘封的历史——旧石器考古的学术热点与研究进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冯汉骥学术讲座”第36讲,由吕红亮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杜战伟、原海兵等老师及学生们到场聆听讲座。
高星先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8年毕业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先生,1999年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现任职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古人类与旧石器研究室主任。
讲座包括三个主题: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相关概念(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定义、重要性、分支学科等)。二,旧石器考古学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新问题。三,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高老师指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以地下的实物资料为对象,研究远古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其核心内容是古人类的技术、行为、文化等社会属性,力图透物见人,通过先民制作和使用的工具、生产与生活的遗存来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热点问题做破译和解读,追踪和复原先祖的迁徙、扩散、适应和融合的过程。高老师强调,旧石器考古学不仅仅是研究石制品,它已经发展出类型学、技术学、功能学、空间分析、用火分析、实验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多个分支领域,并与化石人类学、遗传学、年代学、民族学和古环境学等建立起密切的交叉协作关系,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过去、把握现代、规划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旧石器时代的起点一般以石器出现为标志,最早的遗址出现在距今330万年的肯尼亚,也可以人类诞生——直立行走作为旧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高老师认为,人类起源与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大学术问题和节点有以下三个:一、距今700-600万年前的人类起源——直立行走的出现;二、距今20万年前的现代人起源;三、距今1万年前的农业起源。以上三个问题涉及人类的体质、文化和基因的演化,是人类自身演化和环境变化互动的关系,而不同的节点有不同的学术问题,它们是旧石器考古学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在人类起源的节点上,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从猿到人转变、直立行走发生的时间、地点、机制;二,非洲是否是唯一的人类起源地;三,考古学角度的研究包括人类的工具、技术、适应生存能力及其在人类起源或形成中的作用。在现代人起源的节点上,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有:一,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地点、机制;二,早期现代人群向非洲以外迁徙扩散的路线与动因、新移民与本土人群的关系;三,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技术与行为方式。在农业起源的节点上,我们需要研究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家畜驯养、根块类栽培起源、传播时间、地域、动因与方式;农业起源对人类生存与演化及文明的影响等问题。
总体来讲,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重要研究邻域和关键学术问题可以概括为人类技术、行为的演化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具体包括以下六点:一、中国最早人类遗存的寻找与技术根基追溯;二、中国-东亚旧石器文化特点及其反映的先民适应生存模式;三、东方阿舍利技术体系及东西方人群迁徙与交流;四、中国-东亚早期现代人起源、扩散;五、石叶技术及其反映的东北亚人群迁徙、互动;六、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与传播;六、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生计模式的转变等。上述六点学术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田野工作的支撑。
讲座的第二部分,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近年来成就斐然的旧石器考古田野工作成果,包括在鸽子山遗址、苷棠菁遗址、磨刀山遗址、华龙洞遗址、张豁口遗址、张家川遗址、石峡口遗址等取得重要发现和产生的广泛影响。新的考古工作在地层划分、年代测定、环境指标的提取等基础工作方面的精细程度是以前工作不能比拟的,这对考古学问题的解决和提出学术界认可的结论都有重要的意义。多学科交叉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三维数字田野技术、CT断层扫描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同位素-食谱与环境分析、微痕分析、燃烧-热处理分析、残留物分析等。旧石器考古实验室的建设也是旧石器考古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新发现、新研究给我们带来新认识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早期人类活动的下线被前推,挑战了人类第一次出非洲发生在180万年前的推测,但争议大,认可度不高。如山西西侯度遗址和陕西蓝田人遗址新的测年。
第二,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多样性问题,“多地区进化说”和“出非洲说”之间的争论和新的趋同性进展。
第三,手斧与东亚“阿舍利”问题,新的发现对“莫维斯线”的冲击和挑战。高老师认为,东亚地区新发现的手斧可能与西方手斧存在区别,东亚手斧更可能是本土传统砾石工业的变体。
第四,中国及东亚是否存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技术体系。高老师认为,要探讨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旧石器时代划分的标准。高老师曾提出过中国不存在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莫斯特技术体系相对应的文化遗存,但他指出,将长达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两分也存在诸多争议,我们需要寻找技术演变的关键节点,只有文化改变,才能划分不同的时期。新的发现表明中国存在局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早段特征的遗存,如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内蒙古三龙洞遗址、云南大河遗址、宁夏水洞沟遗址、新疆骆驼石和沟西遗址、新疆通天洞遗址、西藏尼阿木底遗址等。
第五,华北细石叶技术的起源问题。贾兰坡提出华北起源,也有学者认为细石叶技术起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在中国北方的油房遗址、柿子滩遗址、龙王辿遗址等都发现了年代较早的遗存,对细石叶技术起源问题的探讨带来了新的证据。
第六,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渡及界限与标志问题。于家沟遗址、李家沟遗址中出现中国北方早期陶片,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柿子滩、水洞沟12地点、鸽子山等遗址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等,使人为设定的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其实这也反映了人类演化的连续性和区域性文化发展不平衡性与多样性。
高老师认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已经不能用“华北两大旧石器文化传统”,“中国旧石器时代南北主工业二元结构-北方小石片工业vs南方砾石工业”等总结来概括,未来应致力于阐释区域性文化特征与多样性原因及对人类演化诸多命题研究的意义。
接着,高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人类起源研究、旧石器考古的国际/国内现状。首先,他认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已发生转移,从欧洲转移到非洲,再到亚洲和中国;第二,国际目光聚焦到中国这一地区丰富的材料和研究前景:第三,中国是非洲以外古人类材料最丰富、系统并独具特点的地区;第四,学科地位提升、重视程度加强,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涉外项目、政府的支持等;第五,发展势头强劲:学术理念、平台建设等;第六,差距与问题依旧明显:在研究的深度、理论阐释和科技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尚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距离,尚不具备实质上的创新和引领能力,我们的研究正处于转型期。
讲座的第三个部分,高老师用旧石器考古学的研究案例向我们阐释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周口店遗址为例,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石器功能和用火证据的研究。石制品功能研究主要包括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周口店遗址的石制品功能有分化,并已有装柄使用的复合工具。新发掘揭示的信息、燃烧实验、粒度分析、微体植物化石研究、磁学分析等新研究结果表明,周口店遗址在北京猿人生活的晚期存在确凿的原地用火证据。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运用结果显示,龙骨山西坡与南坡地下存在隐藏的洞穴和堆积。
以水洞沟遗址为例,高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石器功能与空间利用分析、石料热处理与石煮法的相关研究。
水洞沟遗址新的发掘集中在第2地点、第12地点等,发现了众多石叶制品、小石片石器、动物化石、精美的装饰品等。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应用于石制品功能研究中,空间分析应用于第2地点的居址利用方式研究中。高老师还介绍了对石料热处理与石煮法研究结果,揭示出先民对石料作热处理的目的是使石料变得更加均匀,也显示了他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娴熟掌握。而石煮法证据的发现,可以与北美西海岸古印第安人遗存和民族学的相关材料互为印证。
最后,高老师强调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任务是将我们祖先所遗留的古老材料和信息发掘出来,复原这以漫长的历史过程,揭示人类演化与发展的动因、规律和趋势,使我们能正确认识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讲座之后,同学们积极提问,与高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吕红亮老师代表川大师生再次向高星老师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