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18届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8-06-29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8年6月27日下午,四川大学2018届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文新学院负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86名毕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毕业典礼。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副院长鲍成志副教授,考古系全体教师,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的老师,各年级辅导员、教导员,部分学生家长出席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由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主任白彬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主任白彬教授主持毕业典礼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考古系2018届毕业生表示祝贺,并对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和父母表示感谢。李映福教授对毕业生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做一个快乐的考古人。考古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同学们毕业后要去充分享受考古带来的快乐;第二,做一个吃得了亏的快乐人。毕业意味着很多同学第一次真正走进社会。社会是另一个世界,另一趟旅程。在这趟旅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吃亏,了解吃亏的意义;第三,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社会人。将学校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回报社会。李映福教授希望大家毕业后不忘川大,不忘川大考古,能够反馈学校,反馈社会,有时间多回来看看,祝大家前程似锦!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致辞

      2013级博士研究生赵川、2015级硕士研究生莫雷笛、2014级考古专业本科生代表曹豆豆分别代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发言。

      赵川回顾了自己在川大考古系的求学之路,这一路走来曾挥洒了无尽的汗水,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人生记忆,披荆斩棘之后,最终走到了胜利毕业的光辉时刻。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遗憾,老师交代的事情、家人的期望、自己的研究计划等都可以完成得更好一些,惟愿前路漫漫,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努力奋斗。他祝愿考古学系越办越好,老师们身体健康,同学们前程似锦!

研究生代表、2013级博士研究生赵川发言

      莫雷笛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研究生生涯之初的迷茫、明晰研究学习方向后的努力、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时的心路历程,从对“研究生”概念意识的模糊到明白其本质是是一种有思考、有意识的选择,研究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是为了兴趣和梦想在努力奋斗。在毕业之际,他深情说到,“三年的一切,开心与烦恼、欢笑与泪水,都将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它们不会消逝,而是成为我们生命中十分宝贵的回忆。”他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再创辉煌!

研究生代表、2015级硕士研究生莫雷笛发言

      曹豆豆在发言中指出,四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同时也错过了很多。她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假如能够再度过一次大学生活,我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会努力地追求什么,放弃什么?但发现这是一个无解的谜题,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有认可它,并从中汲取力量,继续走下去。学习考古,是一个精神收获远大于其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条充满责任与使命的道路,过去四年在课堂学习、田野发掘、博物馆实践、实验室研究分析的种种经历都使自己获益匪浅。今天要毕业了,大家的去向虽各不相同,但不管将来走向何方,这段共同的学习经历都将在我们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不可缺失的四年,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也感谢自己曾经的付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铭记大学这四年,坚持自己、脚踏实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她祝愿各位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专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也祝2014级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

本科生代表、2014级考古学专业曹豆豆发言

      毕业生家长代表、上海欣方软件有限公司谢英女士在发言中表示,很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并向学校老师们表达敬意和感谢,向毕业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她在致辞中提到,四年前,自孩子入学起,自己就关注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考古系的发展。在这四年里,自己的孩子不仅在课堂中学习了很多,并通过参加多次实习,完成了许多课题,在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这与川大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的大力支持帮助密不可分。她对即将毕业的同学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勇敢担负社会责任,将古今中外文明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始终把学习当成习惯,做一个正直且高尚的人;第二,要严于律己、宽容大度、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用你们所学的知识,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回馈母校;第三,要勇于担当,遇到挫折失败不后退,积极进取,不轻言放弃,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第四,过好你们的每一天,快乐幸福的每一天,因为你们喜欢这个专业而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每天都保持只争朝夕的精神,你们的前途才会更加的灿烂辉煌。她希望大家以母校为家,以同学为亲友,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作为人生指导,百尺竿头,四川大学将是你们的名片,祝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越办越好,祝愿各位老师桃李满天下,各位同学前程似锦!

毕业生家长代表、上海欣方软件有限公司谢英女士发言

      教师代表吕红亮教授在发言中,首先祝贺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吕红亮教授非常幽默地将人生、社会与考古联系起来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提到此刻毕业只是漫长人生的第一步,绝不是生土层开始的地方,而是刚揭开表土层、出露文化层的地方。社会和考古一样,是一个大“探方”,当各位同学走出学校、尝试立足社会、努力活下去的时候,实际跟经历考古发掘一样,要经受日晒雨淋、酷暑寒冬,在考古探方里我们寻找的不只是石陶铜铁这些物质的东西,而是在发掘这些器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同样在社会这个大“探方”里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物质需求,而是发掘自己的意义,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进入社会后,我们所处的社会大“探方”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机遇、遇到的“探方”堆积和埋藏深度不同。我们知道重大的考古发现不只取决于发掘的努力程度,但不论怎样,一个高质量、负责任的发掘态度始终是受人尊敬的,也是在考古学史上会留下名字的。在社会大”探方”里也一样,我想我们很多人有可能经过辛苦努力却只发掘到一个堆积很少甚至是空的探方,但是保持正确的发掘态度和姿势是无疑的。在你们走出学校之际,借这个场合,我想重申田野考古发掘中的两个关键词,隔梁和关键柱。在探方发掘结束或发现重要现象之际,我们要打掉隔梁,联系到社会这个大“探方”,也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打破我们所学专业知识和所受实际境遇的“隔梁”,另外一方面还要打破人设的格局,不要在日后工作中只为自身利益打算,希望大家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私利,能够站在更远的地方,看到整个“探方”。在打掉隔梁后,我们处在一个非常迷失的环境,而关键柱则是一个参照系,在隔梁消失后我们能够借此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同样在社会这个大“探方”里,希望各位同学都能留下自己的“关键柱”,这个“关键柱”的意义各不相同,我个人认为其意义就是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吐的每一句槽,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要明白,自己就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关键柱”。他希望大家为了一个自己更喜欢的自己、别人更喜欢的自己、自己更喜欢的社会而努力前行,期待在不远的2020年,也即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60周年时重逢!

教师代表吕红亮教授发言

      在学位授予仪式上,86名本科生、研究生分组走上主席台,由学院领导李映福、鲍承志,考古系罗二虎教授、赵德云教授、吕红亮教授,为他们逐一拨流苏、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

授予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授予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最后,全体起立,奏唱《毕业歌》,毕业典礼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