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届中日论坛在我院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8-10-30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8年10月20-21日,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届中日论坛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隆重召开。2015年3月,第一届中日论坛于北京大学圆满举办。时隔三年,经近一年的磋商与筹备,从未名湖畔到明远湖畔,乘着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东风,中日考古学者再度聚首。本届中日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日本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承办。近50位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台湾大学以及日本九州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驹泽大学、和歌山大学、学习院大学、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部分在蓉参加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学者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到场旁听并参与讨论。
开幕式现场
王巍研究员致辞
饭岛武次研究员致辞
两日议程分别围绕“生业·文明”、“习俗·交流”、“技术·社会”及“族属·文化”四个主题展开。中日考古学家以新石器至秦汉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为中心,展开了或宏观或微观的讨论,既有共识,又有各自独到的角度和见地,互相学习、交流,体现了中日两国考古学研究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发展趋势。
论坛第一日上午的主题为“生业·文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新伟研究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江章华研究员主持和点评。
李新伟研究员点评
来自金泽大学国际文化资源学研究中心的特任助教久保田慎二博士作了题为《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炊器利用与演变》的报告,他运用陶器微痕研究、实验考古、民族学、残留脂肪酸分析等方法研究水稻与炊器的关系,探讨了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炊器的利用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辉以《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貌演化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为题,介绍了他对古代黄河的改道、淤积以及堌堆型古代遗址成因的研究。日本和歌山大学王妙发教授以《四川平原史前城址之若干考察》为题,对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9座史前城址进行了都市、准都市聚落、村落的三级分类,并探讨了估测聚落人口、推定聚落功能的方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刘翔宇馆员作了题为《高山古城遗址的聚落考古探索》的报告,介绍了高山古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并分析了城址不同时期的聚落布局。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昭峰教授以《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为题,通过小珠山遗址、北吴屯遗址和双砣子遗址的地层关系梳理了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吕红亮教授以《40年以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的再思考》为题,就卡若遗址的绝对年代、早期食物结构、相关文化及文化源头等问题提出了新见解。
黄川田修博士提问
第一日下午的讨论围绕“习俗·交流”的主题展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所教授袁靖担任主持与点评。
袁靖教授点评
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松本圭太研究员以《前1千纪的草原地带东部和中国初期铁器》的发言系统梳理了公元前1千纪北方草原地区东部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并对该地区进行了分区、分期研究,由此探讨了北方草原地区东部铁器传播的过程。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坂川幸祐《中国境内和境外鹤嘴斧的关系》对俄罗斯、蒙古和中国长城地区出土的鹤嘴斧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长城地带的鹤嘴斧在受图瓦地区和阿尔泰地区影响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秦小丽教授以《中国国家成立期礼仪性遗物所反映的地域间交流》为题,通过对玉器、绿松石、玛瑙、海贝、象牙、漆器与鳄鱼板等礼仪性遗物的分析,对中国国家成立期的地域间动态进行了探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明副研究员以《试析先秦时期建筑的中轴线》为题,提出西周时期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轴对称布局建筑,这种格局为后世继承并成为了中国古代大型院落式建筑最常用的布局方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二虎教授以《汉代画像石棺》为题,介绍了汉代石棺的研究史、分布地点、流行时段以及类型,并对棺上画像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解读。早稻田大学讲师楢山满照博士以《从汉画中的丁兰图像看佛教传入时期雕像形状》为题,从汉代典故与图像“丁兰刻木”切入,探讨中国早期佛像起源之初中国本土原有的雕像形态。日本学术振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菊地大树《圈养的马和放牧的马》从出土马骨的科技分析出发,结合考古、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了战国时期秦国与其北部游牧人群马匹豢养的异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志鹏副研究员以《殷墟遗址出土动物牺牲的鉴定、分析》为题,提出晚商时期墓葬动物用牲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规范的动物用牲制度,并影响到了周代的用牲礼仪和制度。
菊地大树博士发言
论坛第二日上午的主题为“技术·社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袁靖继续担任主持和点评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怀颖副研究员以《夏商都邑铸造作坊的空间规划》为题,从夏商时期都邑中铸铜作坊布局的变迁切入,探讨了夏商时期王权与铸铜技术、生产之间的动态关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小三副教授以《三组西周青铜器的产地分析及相关问题》为题,从纹饰、形制与铭文入手分别对荆子鼎、燕候旨鼎和臣高鼎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区域性铜器生产中心与王室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宏飞博士以《论游凤七器—关中地区先周时期铜器群探索》为题,分析了陕西武功出土的“游凤七器”的形制与组合,提出漆水河两岸是探索先周文化的重要地域。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铃木舞博士作了《商周时期铜器铭文制作法的演变—从“翻模法”与三维数据分析为中心》的发言,通过对铭文进行翻模制作、三维数据分析等方法,尝试复原了商周时期的铭文制作法。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崎川隆教授以《淅川和尚岭二号墓出土编钟编镈铭文铸造方法试探—兼论“单字模复制法”的出现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为题,从淅川和尚岭二号墓出土编钟编镈铭文出发,同样探讨了铜器铭文的铸造工艺,并着重强调了“单字模复制”技术。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宫本一夫教授以《中国西南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年代再论》为题,以中国出土的三叉格剑为切入点,提出中国西南的铁器源于欧亚草原和中国西北的观点,并将铁器在中国西南出现的时间提至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映福教授以《中国西南地区冶金遗存的类型与技术源流》为题,指出在秦汉时期的西南地区铜、铁冶炼都存在竖炉和地穴式两种冶炼遗存,提出地穴式冶炼技术可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杨颖东副研究员以《先秦时期成都平原青铜合金技术的发展》为题,分析了三星堆、金沙遗址以及双元村墓地出土铜器合金技术的变化,指出青铜时代成都平原铜器存在逐渐从宗教礼仪转向生活实用的趋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黎海超副教授在《成都平原先秦时期铜器生产体系初探》中,综合铜器类型学、铸造技术、原料来源三个层面的研究,复原出成都平原本地和外来两条不同的铜器生产脉络,并对三星堆、金沙以及巴蜀青铜器的来源做出初步论断。
李宏飞博士发言
论坛第二日下午的主题为“族属·文化”,由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宫本一夫教授担任主持和点评嘉宾。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王天佑副研究员以《成都双元村东周墓地》为题,介绍了成都双元村东周墓地的考古新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四川地区春秋时期墓葬研究的空白。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志清研究员的报告《巫风四起—古蜀社会祭祀传统观察》对金沙遗址祭祀区发现的祭祀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当时古蜀人的祭祀有“浮沉”、“瘗埋”、“燎祭”、“血祭”等方式。东洋文库饭岛武次研究员以《商后期文化第一期和殷墟文化第一期的思考》为题,结合洹北商城的范围、年代及出土器物,对“殷墟文化”和“商后期文化”分别作了界定。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齐藤希研究员的报告《从陶器看商文化的北渐和北方地域文化的连续性》,由陶器的研究入手,指出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呈现出的连续性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模式。香港教育大学文学与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雷晋豪博士以《认同与建构:曾国族姓的再思考》为题,通过梳理铜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分析西周至春秋时期曾国公室对其族姓的认同与建构,提出族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驹泽大学文学部角道亮介副教授以《西周腰坑与墓葬族属的再讨论》为题,系统梳理了西周时期腰坑葬俗的演变过程,探索了带腰坑墓葬与墓主人族属的关系。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黄川田修博士以《洛阳成周地望考》为题,对民国时期地形图上成周遗存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成周所在地进行了推断。国学院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大日方一郎的报告《试论早期秦文化的起源》,运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和甘肃省清水县李崖遗址的发掘成果,探讨了早期秦文化与商文化、殷遗民的关系。
宫本一夫教授发言
所有报告结束之后,李映福教授和宫本一夫教授分别进行了学术总结。李映福教授指出,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是中日双方参与论坛的青年学者特别多,尤其来自日本的年轻学者,他们在讨论问题上,既有宏观的,面向整个中国的研究;也有微观的,具体到某个墓地某个区域的研究;更有越过中国,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讨论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他还表示,中国学者的发言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材料和见解。李映福教授感慨地说,筹办这样一个考古论坛的初衷,正是为了搭建一个中日考古交流的平台,构建一个两国年轻学者交流的渠道,他希望未来中日的年轻考古学者能由此达成更深入的交流及合作。
宫本一夫教授首先向主办方和承办方表达了感谢。他回忆起几年前在饭岛武次先生退休纪念会上同中国学者交流的情景,感触颇深。宫本一夫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中日考古论坛的交流成果,他表示,这样的学术交流,交换了中日双方在考古学研究上的不同角度、理论和方法,能够促进彼此研究的进步。他还希望日本的年轻考古学者能借助中日考古论坛,更好地学习和认识中国考古学。最后,宫本一夫教授谈到,中日考古论坛是中日两国考古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中日两国学术信息共享的重要渠道,他希望中日考古论坛能持续性地举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
最后,参会学者进行了合影并参观了四川大学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此,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届中日论坛圆满落幕。
李映福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四川大学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日两国考古学交流、合作的历史十分悠久。日本考古学者严谨的研究态度、细致的研究方法、专精的研究理念都是值得中国同行学习的好品质。而当今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越来越精深,领域越来越广博,姿态越来越地开放,中国考古学者也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考古学事业作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术交流越来越密切的今天,中日论坛所搭建起来的学术平台,将促进中日考古学者交流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