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毅强

职称:副研究员

职务:

邮箱:wyq.1127@163.com

简 介


一、基本情況

吳毅強,男,1981年9月生,山西平陸人,2010年6月獲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導師彭裕商先生),主要從事金文與商周史、出土簡帛與先秦學術思想史、古文字及古文字學史、古璽印封泥研究。

先後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古典學系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四川省特聘專家、四川省級高端人才,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國史系客座研究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第六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聯繫方式: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號 四川大學文科樓420室

 

二、工作經歷

2010.08至2012.10,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合作導師曹錦炎先生)

2012.11至2019.01,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出土文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9.01至2025.03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副研究員)

2025.03至今        四川大學古典學系(古典語文學教研室,副研究員)

三、講授課程

1、古文字學概論

2、漢語古文字學材料研究

3、春秋戰國文字概論

4、《史記》導讀

5、天人之道:中國古代的思想世界(合開)

6、人文經典導讀(“三禮”文獻,合開)

7、戰國秦漢簡帛古書研讀

 

四、主要論著

(一)論文

1、《晉姜鼎補論》,《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6期。

2、《趙孟介壺新研》,《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1期。

3、《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地名勘正小記》,《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1期。

4、《戎生編鐘銘文補論》,《考古與文物》2011年第3期。(二作)

5、《讀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隨記(一)》,《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年9月。

6、《晉公(奠皿)與唐叔虞身份小議》,《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6期。

7、《讀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隨記(二)》,(臺灣)《中國文字》新第41期,2015年7月。

8、《從出土文獻看鄭玄〈禮記注〉之得失》,《古文字研究》第31輯,中華書局,2016年10月。

9、《三晉趙賹(句夫)璽考論—兼談戰國古璽的屬性類別和分國標準》,(韓國)《文化與藝術研究》第8輯,2016年12月。

10、《趙賹(句夫)璽小考》,《江漢考古》2017年第1期。

11、《清華簡〈厚父〉疏證》,(韓國)《中國學報》總第81輯,2017年8月。

12、《清華簡〈厚父〉性質探析》,(韓國)《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45期,中國古中世史學會,2017年8月。

13、《〈老子〉“食稅”平議》,《文獻》2018年第3期。

14、《清華簡〈厚父〉補論》,《古文字研究》第32輯,中華書局,2018年8月。

15、《北大簡〈蒼頡篇〉“丹勝誤亂”解》,《出土文獻》第13輯,中西書局,2018年10月。

16、《“高都市南少曲”布考》,(臺灣)《中國文字》新第45期,藝文印書館,2019年3月。

17、《讀〈清華簡〉雜誌(一)》,《商周金文與先秦史研究論叢》,科學出版社,2019年6月。

18、《清華簡〈攝命〉撰作時代及相關問題探微》,《西北早期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中國先秦史學會年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20年8月。

19、《夏縣所出秦“叚丘丞印”“降丞之印”封泥考》,《西部史學》第4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

20、《嬭加編鐘銘文新釋及相關問題考辨》,《北方論叢》2021年第4期。

21、《王子申盞盂的器主身份及時代》,《考古與文物》2021年第5期。

22、《清華簡〈越公其事〉“爨”字補釋》,《出土文獻》2022年第3期。

23、《大盂鼎銘文讀劄》,《古文字研究》第34輯,中華書局,2022年9月。

24、《金文文學與殷周文質之變》,《光明日報》“文史哲週刊·文學遺產”,2022年4月11日,第13版。

25、《清華簡〈攝命〉字詞補論》,《古文字與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西湖論壇(2021)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2月。

26、《隨州葉家山M126新出麻於尊、卣考釋》,《形象史學》2023年春季卷(總第25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2月。

27、《臨淄劉家村出土“夾巷郟里”銅量銘文釋讀》,《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五輯,中華書局,2024年9月。

28、《胡家草場律令簡與張家山〈二年律令〉對讀記》,《信而好古集》,四川辭書出版社,2024年9月。

29、《新出沄子叔文盆與鄖國歷史初識》,《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10月18日第6版·考古與博物。

30、《甲骨文舊釋“蜀”字平議兼论“旬”字构形,《中國文字研究》第四十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年12月。(二作)

31、《夫人昶姬匜及相關歷史問題探微》,《青銅器與金文》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1月。(二作)

32、《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函皇父鼎盤拓本題跋研究》,《寶鷄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年第1期。

33、《湯陰出土吳王諸樊劍銘新釋——兼論相關諸樊劍銘》,《第二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西湖論壇(2023)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2月。

34、《〈老子〉“恬淡为上”論说》,《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第十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25年3月。

35、《主持人語》,《郭沫若學刊》2025年第1期。

36、《主持人語》,《郭沫若學刊》2025年第2期。

37、《辨僞與述真——從〈昆侖石刻〉談起》,《光明日報》2025年8月29日,第八版。

38、《清華簡〈繫年〉所涉兩周之際史事及年代問題再思》,《古文字論壇》第五輯,中西書局,2025年。

39、《〈老子〉“雖有拱璧以先駟馬”續説》,《華學》第十四輯,2025年。

40、《郭店〈老子〉”與“萬物將自賓”續說》,《道家文化研究》2025年。

 

(二)著作

1、《晉銅器銘文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獨著)

2、《殷墟甲骨文分類與系聯整理研究》,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3年7月。(二作)

3、《鳥蟲書字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7月。(二作)

4、《郭店楚簡〈老子〉集釋》,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1月。(二作)

 

五、科研項目

(一)主持項目

1、浙江省教育廳 2011 年度科研計畫重點項目“鳥蟲書字彙”,項目編號:Z201120992 。(已完成,結項)

2、教育部 2012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鳥蟲書字彙”,項目編號:12YJC770061。(已完成,結項)

3、中國博士後基金第51批面上資助二等資助(2012年),編號:2012M511350。(已完成,結項)

4、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晉國青銅器銘文綜合研究”,項目編號:15FZS026。(已完成,結項)

5、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甲骨文材料整理及圖文資料庫建設”,編號:15ZDB093。作爲子課題負責人,負責“甲骨文材料內容分類整理與輯錄”。(已完成,結項)

6、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項目(中華文化基本問題研究單列重大項目)“北大簡《老子》綜合研究”,編號:SC20ZDZW009。(已完成)

7、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修《甲骨文字典》”,作爲子課題負責人,負責子課題三“甲骨文字形分組分類整理”,編號:20&ZD306。(在研)

8、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清代民國學者商周金文拓本題跋研究”,編號:21BZS045。(在研)

 

(二)參與項目

1、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甲骨文基礎字形整理研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編號:10&ZD121,項目負責人:曹錦炎。本人負責“花東、旅順、村中村南等甲骨文新材料”的處理。(已完成,結項)

2、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商周金文字詞集注與釋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編號:13&ZD130,項目負責人:鄒芙都。本人負責部分“戰國中期兵器銘文”。(已完成)

3、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科研基地重大項目“今訓匯纂”(戰國秦漢出土文獻卷),項目編號:14JJD740009,項目負責人:陳偉武。本人負責“馬王堆帛書”部分。(已完成)

4、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殷墟甲骨文分類與系聯整理研究”,項目編號:16AKG003,項目負責人:彭裕商。本人負責“賓組二類甲骨文的系聯與排譜”。(已完成,結項優秀)

5、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甲骨學大辭典”,項目負責人:黃錫全。本人負責“甲骨學者”詞條撰寫。(在研)

6、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修甲骨文字典”,項目負責人:彭裕商。本人負責子課題二。(在研)

 

六、訪學交流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KFAS)資助,赴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國史系訪學,擔任首爾大學國史系客座研究員。

 

七、獲獎

1、《鳥蟲書字彙》獲:2014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第十八屆(2014年度)華東地區優秀古籍圖書獎“特等獎”;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殷墟甲骨文分類與系聯整理研究》,入選2020年度國家“十四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202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獲第一屆四川大學自主探索優秀成果獎;入選2023年度“文軒好書”正式獎。

32022年7月1日,獲2021年度四川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品質優秀獎。

42023年度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德師風獎。

 

八、講座

1、2022年7月20日,“川博少年講堂”系列公益講座,主講“古文字的魅力:造字方法漫談”。

2、2022年8月23、28日,四川省書協第三期國學修養班(全省書法精英)公益講座,主講“從當代書法篆刻談文字學修養”。

3、2023年4月15日,“蓉城藝術之旅”講座,四川大學研究生工作部主辦,研究生團委研究生會承辦,主講“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類別與功能”。

4、2023年9月28日,作爲與談人,參加成都博物館主辦的“漢字裏的文化根魂”沙龍“圓桌論壇”。

5、2024年8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甌駱講堂”,主講“商周青銅器概覽”。

6、2024年12月18日,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國際學術前沿講座”,主講“文字考釋與文本解讀”。

7、2025年10月15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主講“方寸之間:戰國秦漢璽印的形制、文字與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