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春

职称:教授

职务:

邮箱:liuyaochunscu@126.com; liuyaochun@hotmail.com

简 介

个人信息:

1971年生于甘肃省会宁县。19909-19947月,在四川大学历史系读本科。19949-19977月,在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读世界史硕士。19977月,毕业留校任教。20019月至20076月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在职博士,20076月获历史学(世界史)博士学位。

2003年暑假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

200810月至200910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文哲学院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系做访问学者。

20159月至1127日,荣获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I Tatti)的梅农研究员职位(Mellon Fellowship)。

E-mail: liuyaochunscu@126.com; liuyaochun@hotmail.com

工作信息:

19977月至199910月,   四川大学历史助教

199910月至20066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2006620146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

20151月至目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教授。

 

主要学术兴趣:

近代早期欧洲社会文化史(偏重于欧洲文艺复兴);欧洲城市史(1000-1750)。

主讲课程:

世界近代史(必修);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选修);

外国史学要籍选读(英文,必修)。

刘耀春著作目录(Publications:

(一)学术专著(Academic Monographs): 

1. 《新世纪的曙光:文艺复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与王挺之、徐波合著)本人撰写了该书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约占全书总量的三分之一。

2. 《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月;与导师王挺之教授合著,本人撰写了全书四分之三的内容)。

(三)学术论文(Academic Articles):

1.《意大利城市体制与权力空间的演变,1000-1600》(《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第185-203页)。独立完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3年第7期,第22-34页)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4201页)摘要转载。

2.《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6-187页),独立完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的空间布局》(《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6-163页),第二作者,本人主要负责该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4.《意大利城市——美与文化力量的象征》,《光明日报 》(201352211理论·世界史版)。(独立完成)

5. 《从中世纪盛期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城墙(1000-1750)》,《史林》,2015年第4期,第28-43页。(独立完成)

6. 《立面与透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的街道》,《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第5-13页。(独立完成)

7. 《法兰西时刻:中世纪盛期意大利对法国文化的接受(1000-1350)》,《学海》2014年第2期,第175-18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4年第6期(第15-22页)全文转载〕。(独立完成)

8. 《意大利时刻:16世纪法国对意大利文化的接受》,《学海》2015年第3期,第73-83页。(独立完成)

9.《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再思考》(《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34-50页,独立完成)。〔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电子期刊《历史学报》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又被选为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英文版,20111月)的导读〕

10.《意大利文艺复兴美国造的启示》,《世界历史评论》第2期(201412月),第147-16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15年第2期(第-页)大摘要转载〕

11.《延续与断裂:从启蒙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世界历史评论》第1期(201410月),第114-13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第69-79页)全文转载〕

12.《语言与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12-122页)。独立完成。

13.《从出世入世: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市民生活伦理》(《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页)。独立完成。

(三)学术译著(Academic Translations):

1.《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世纪的反叛》(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独自翻译,约25万字)。

2.《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巨人的时代》上册(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与人合译,本人承担约30万字)。

3.《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巨人的时代》下册(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与人合译,本人承担约30万字)。(全书共约140万字,本人共承担80多万字)

4. 《欧洲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Peter Burke, European Renaissance, Oxford: Blackwell, 1998),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2月,全书约30万字),独自翻译。

5. 《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Margaret King, The Women of the Renaissa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月(全书约30万字);与人合译(第一译者)。

6. 《历史学:政治还是文化?——对兰克和布克哈特的反思》(Felix Gilbert, History: Politics or Culture? Reflections on Ranke and Burckhard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月(全书约7万字),独自翻译。

7.《过去七十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Paul F. Grendler,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the Past Seventy Years,” 原载A. J. 格里埃科等人合编的《20世纪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A. J. Grieco et al, eds.,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lorence: Leo S. Olschki, 2002, pp. 3-23),中译文刊登在陈恒(主编):《新史学》第10辑,郑州:大象出版社(书号:9787534761775),2013年,第124-143页。独自翻译

8.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类学解释》(Peter Burke, “Anthropolog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原刊于《罗曼斯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Institute of the Romances Studies, Vol. 1, 1992, pp. 207-215),中译文刊登在陈恒(主编):《新史学》第13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12月,第75-84页。独自翻译。

9.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与世界》(Peter Burke, “Renaissance Europe and the World”),原刊于沃尔夫森(主编)的《帕尔格拉夫文艺复兴学术进展》(Jonathan Woolfson, ed., Palgrave Advances in Renaissance Historiograph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第52-70页。《全球史评论》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月,第21-43页。独自翻译。

(四)书评与散论(Reviews and Essays

1.评弗朗切斯科莫雷纳《中国风:14-19世纪东方风格在意大利的演进》,《全球史评论》第八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月,第288-292页。独立完成。

2.《近代欧洲史学变革及其空间转换》,《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37期(2013410日)历史学A-05版。

3.《彼得·伯克的文艺复兴故事》,《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73期(2012229日)艺术学A-08版。

4.《理想城之梦》,《中国社会科学报》(2008109日)域外版。

5.《西方艺术史谱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博览群书》,2008年第2期,第96-104页。

(五)正在进行的学术研究计划(Ongoing Research Programs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1300-1550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1550-1750年。

       译著:《人文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