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机构设置
班子配备
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
中心制度
运行保障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Pre-Qin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中心主要设置古文字、先秦史两个学科点,均由徐中舒先生所开创、奠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长期以学术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1981年国家建立第一批博士点,徐先生一人承担了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两个博士点的导师,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1982,以徐中舒先生受教育部委托开办的全国先秦史教师进修班为骨干,中国先秦史学会在成都成立,徐中舒先生众望所归,出任理事长(直至去世),学会挂靠四川大学,秘书处设于川大历史系,由唐嘉弘教授任秘书长。以徐先生领衔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甲骨文字典》和《先秦史论稿》等著述为标志性成果,川大古文字、先秦史成果累累,影响深广。

目前,古文字和先秦史依旧为四川大学优势专业,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包括3名博导),面向全国招收先秦史、古文字、专门史、商周青铜器等方向的硕、博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计划每年招收7-9人,博士研究生3-5人。截止2019年中心在读硕、博士近40人。

Team equipment


由学校与相关协同单位等联合成立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领导小组,统筹策划中心的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

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

首席专家:彭裕商教授;

中心成员:时雨若教授、吴毅强副研究员、李世佳副教授、韩文博特聘副研究员、田国励助理研究员、邹家兴助理研究员、蒙家原助理研究员。另有在读硕博士生30余人。

中心下设办公室、项目部、学术部和研究室,分别负责中心日常事务管理和学术管理。中心内部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安排各阶段工作。中心分季度编制工作简报,对中心工作动态和有关信息进行及时反映,并按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Faculty

办学条件

School conditions

目前,中心办学所需场地、图书及其其他设施设备已较为完备。现有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419室(约120平)为中心研究室;望江校区420室(120平)为中心图书资料室。中心办学除可利用校级图书馆、学院资料室等优质研究平台,中心还专设资料室,除收录一般文史典籍,集中收藏古文字与先秦史专业论著,最新考古报告、出土文献、专业期刊等也都有订购。此外,中心所藏书籍登记造册工作正在进行,完成后将更加有利于相关资料的检索。

中心制度

Central system

四川大学将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发展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中心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
中心宗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冷门绝学”精神,是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徐中舒先生所开创的古文字与先秦史优势学科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相关研究工作,对中国上古文明作出创新性探讨,以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中心目标,立足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术中心。运行机制,由四川大学与相关协同单位等联合成立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领导小组,统筹策划中心的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关部门协同的多方联动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Operation guarantee
政策保障
组织保障
人才保障
经费保障

  四川大学已将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中心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度,搞好顶层设计。同时提供中心发展所需的办公、研究场地和设施设备。

  四川大学校领导、历史文化学院院领导积极响应与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特批准望江校区望江校区文科楼419室、望江校区420室为中心图书资料室,作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办公用房。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作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受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学等多方协同领导,并在其指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和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在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学等结构的直接领导下,目前中心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成绩,并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的社会影响力,尤其以“新编甲骨文字典”“中华文明起源与先秦君主政体演进研究”为依托的重大项目成为十四五期间国家和省级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受学术界的持续关注。